首页/ 专题专栏 / 创建文明城市 / 道德模范 / 正文

敬业奉献模范——薛安全

来源:渭南文明网 发布时间:2020-04-21 11:25

  薛安全,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党支部书记,现年62岁,中共党员。他坚韧不拔、吃苦耐劳、勇于向贫困挑战,他自强励志、先行先试,咬定脱贫致富不动摇,带领村民走上发展冬枣产业的致富路。

  上世纪八十年代,薛安全根据滩下土地盐碱实际,带头在全村发展养鱼业,称为全村第一个“万元户”。九十年代他又率先在全镇发展鱼鳖混养技术,九六年当年就卖了十万元,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。担任村主任后,他深深知道,一人富了不算富,大家富才是富,如何把滩下盐碱地变成群众致富的取宝盆?在实施完引洛下滩工程后,他又专程从北京林科院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,请来专家就滩下发展冬枣产业进行论证,在取得专家可行性报告后,他带头在全村发展冬枣栽植,当初刚起步,面对群众干部的质疑和不信任,他自己掏腰包20万元,承包了村上滩下560亩荒地进行改造,从山东沾化买来冬枣苗,免费提供给党员干部进行栽植“带着群众干,干给群众看”。从2003年至今,短短的15年间,全村冬枣面积已由原来的600亩发展到15000亩,冬枣称为群众致富的摇钱树和金蛋蛋。如何向有限的耕地要更大的效益,2008年,针对每年一到冬枣销售季节,当地秋淋造成冬枣开裂无法销售的实际,他又每亩投资5千元,在全镇建起第一个设施大棚冬枣示范园。当年就取得了每亩15000元的良好效益,在他的示范带动下,全村的大棚冬枣面积突飞猛进,从2009年的2000亩,发展到2017年15000亩,使冬枣产业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支柱品牌。冬枣卖了钱,农药害农,摘青上市,坑商损伤等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来,如何保证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,如何实现枣农与客商的“双赢”。2009年8月,他又在全镇率先成立了“大荔县绿园农庄冬枣专业合作社”。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,如今,已从当初的9名党员入社发展到现在742户社员入社,2017年,户均收入均在15万元以上,成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范。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和合作社主任,薛安全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,为枣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,他定期聘请专家,为枣农讲课辅导,科学引导枣农进行标准化生产,并与50多家客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。及时发布市场信息,全力打造小坡村冬枣品牌,使“小坡”牌大荔冬枣很快享誉全国。
  “栽得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”。2013年,薛安全抢抓全县扶持壮大冬枣产业的机遇,将万亩有机冬枣现代科技示范园项目引进到了小坡村,仅三年时间就完成投资9000万元,园区建设硬件基础设施,从2013年到2015年新修三纵六横园区生产道路九条,18公里,新架高低压线路10公里,增架变压器4台,新修引黄斗渠800米,为园区新建文化长廊,观景台等基础设施。基础设施健全了,冬枣产业发展了,群众脱贫致富了。
  小坡村由2001年的省定贫困村人均收入450元,2017年,达到18700元,人均纯收入翻了40多倍,平均两户就有一辆小轿车,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过上了美好的幸福生活。
  产业成规模,群众富裕了,村级各项事业蓬勃向上。近年来,在薛安全带领“两委”成员,共修通村路12.3公里、衬砌渠道17.6公里、硬化巷道16条、排水沟2公里、安装路灯30盏、建设村级文化广场1000平方米,新建标准化小学一座,主路主巷建成文化墙、宣传画和绿化带,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,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,商贸经济繁荣活跃,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,全村父老乡亲无不为这个敢拼敢干、热情厚道的好支书点赞。如今的小坡村,在蓬勃发展的冬枣产业带动下,已然成为村容整洁、村貌靓丽、乡风文明、富裕和谐的幸福乡村,薛安全这个领头雁让一颗颗“小坡”牌大荔冬枣变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“金蛋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