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/ 政务公开 /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/ 建议提案 / 政协委员提案 / 正文

对市六届政协四次会议第326号提案的复函

来源: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:2025-10-24 17:22
类别:政协提案
渭南市教育局
签发人:马俊玲
渭教复函〔2025〕48号

李瑞香委员:

您提出的《关于有效提升校园安全的建议》(第326号)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
校园安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,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,近年来,市教育局围绕强化校园安全基础建设与管理、多维度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教育、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工作体系、健全多方位协调工作机制以及强化信息报送做好应急处置等方面,扎实推进校园安全各项工作,全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。

一、强化校园安全基础建设与管理。指导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学校一是加强校园安全“三防”建设,加大监控设施设置投入。加强操场、食堂、楼道、宿舍等重点区域管理。二是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处理制度、措施、预案,明确岗位职责,联合市公安局在全市中小学设置警察叔叔信箱,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。三是建立《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三项制度》,通过教师排查、学生互助提醒报告等途径,坚持开展“三小矛盾”和危险物品排查。四是建立留守、单亲等特殊学生成长档案,安排教师及同学密切关注掌握特殊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同学关系状况,发现异常情况,及时消除不安全事件苗头风险。

二、多维度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教育。一是邀请法治副校长和“三官一律”普法专家进校园,以“与法同行护我青春”和“八五”普法进校园为主题开展专题教育讲座,重点围绕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等与青少年联系紧密的相关法律法规,通过大量鲜活的事例,提高师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程度,增强预防意识和保护意识。二是开展“阳光成长”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。依托全员导师制,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,引导学生沿着健康向上的人生轨迹成长。三是将校园欺凌治理工作与德育工作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安全教育有效结合。通过国旗下讲话、班会、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展示,使学生对校园欺凌事件明确“什么是,为什么,怎么做”等相关问题。四是通过家长会、致家长一封信、问卷调查等形式,对全体家长开展以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相关知识培训宣传。

三、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工作体系。一是基础条件标准化,印发《渭南市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行动实施方案》,开展心理部室建设、教师队伍培育、心理文化塑造等行动。严格依照教育部《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》,全面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,针对性加强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补充,确保配足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。二是课程设置体系化,督促各县市区教育局指导各中小学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,发挥课堂教学和班团队会主渠道作用,统筹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、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展生命教育、挫折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。三是预防干预动态化,印发《渭南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“三个一”活动的通知》,构建“学校-年级-班级”三级预警网络与危机干预流程,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筛查,建立学生成长信息记录,针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及时识别,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。关心关爱常态化,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健全教育关爱帮扶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各县(市、区)建立健全关爱帮扶机制,重点关注留守、残疾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,确保“一生一册”建立健全相关档案,做到“日谈心、周辅导、月家访”。五是家校共育经常化,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均建立了家长学校,成立了家长委员会。以深化“大家访”活动为载体,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覆盖全体学生的家访活动。通过家长会、家长学校等形式,每学期针对家长开展不少于4课时的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。每个县市区设立了1-3个“家庭教育大讲堂”,每学年举办5次以上有较大反响的“家庭教育”专题讲座,提升了家长科学的教育理念。联合卫健委组建113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,常态化深入学校开展“阳光成长”系列活动。设立了渭南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岗,由心理健康医生、心理健康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等19人组建志愿团队,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和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。六是示范引领典型化,与渭南师范学院签订了《教育合作协议》,由渭南师范学院与渭南市教研所组建28人专家团队深入全市中小学校,针对思政课、劳动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专项指导提升,努力探索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,树立典型,以点带面,为其他学校提供经验和借鉴,推动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、专业化、系统化发展,促进我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。

四、健全多方位协调工作机制。一是全市依托校园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,形成了“街社吹哨、部门报到”工作机制,定期联系公安、市场、文化、消防等部门,开展校园周边安全专项整治,严厉打击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。二是指导全市中小学按照《渭南市中小学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工作深化方案》,全面成立校园欺凌治理委员会,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题培训和学习,畅通举报渠道,向社会公布学校和责任人欺凌防范治理工作电话、邮箱,尽早尽小处置矛盾纠纷,防范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。三是制定了《渭南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考核细则》,细化校园安全管理职责,明确校(园)长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和学生保护第一责任人责任,逐级签订预防欺凌和暴力目标责任书,完善预防学生欺凌工作机制,落实每日排查风险问题,有效遏制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。四是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,收集分析不同时期学生问题,定期通过开展家访、召开家长会、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,提醒家长尽量多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交流,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,做好学生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。各县市区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加强家校协作,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家庭、单亲家庭,针对异常表现,家校双方及时沟通,共同分析异常原因,及时采取应对措施。

五、强化信息报送做好应急处置。为有效预防、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全市教育系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,建立统一、快速、协调、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,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,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,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,维护全市校园安全稳定,市教育局印发《渭南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处置预案》,要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坚持以人为本,按照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,坚持“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控制、早解决”原则,建立“统一指挥、分级负责、队伍健全、反应迅速、处置得当、保障有力”的校园事故预防和处置体系,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安全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,切实维护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。

六、下一步工作

结合您提出的建议,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。一是按照教育部《教育系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》、《渭南市教育系统校园安全标准化考核实施细则》,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,切实提升校园本质安全。二是以“珍爱生命,安全第一”为主题,通过开学第一课、国家安全宣传日、安全生产月、节假日前夕等时间节点。利用主题班会、校园广播、国旗下讲话、橱窗展板、LED屏、家长会、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开展安全宣传教育,切实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。三是持续深化“大家访”活动,通过家长会、家长学校等形式,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,提升了家长科学的教育理念。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和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。

最后,衷心感谢您对全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,希望我们共同努力,促进渭南教育持续健康发展,欢迎您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。

渭南市教育局

2025年9月11日

(联系人:雷沛昊  电话:0913-2930856)